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联盟专家 > 新闻中心 > 联盟资料 > 正文

专访 | 标准助力智能家居建设——王斌教授

2017年05月22日 联盟专家, 联盟资料 ⁄ 共 1503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专家介绍:

工作经历:

原就职于企业单位,现任嘉兴学院博士副教授,主要教授《交流调速》、《机电传动控制》等多门课程。

研究领域:

人工智能算法,机器人技术。

研究成果:

曾主持校内的重点教改项目《单片机原理》的教改项目,参与多个省级项目的开发,在机器人技术的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参与《家庭网关规范》、《家庭网络互操作性规范》等ISO/IEC国际标准的起草和提报。

微信图片_20170522171609_副本

联盟:

教授您好,我们知道您正在参与由联盟主编的《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智能硬件技术要求》国家标准项目的编纂工作。请问智能家居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您如何看待该标准在智能家居行业的意义和作用?

王教授:

智能家居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与数字社区融合程度不深,家庭内部的向外的服务连接能力不够,数字社区向内的服务业务还没有形成杀手级的业务。因而老百姓感觉不到智能家居带来的便利。这一问题严重的影响了智能居家市场的发展。

该标准以数字社区为背景,意旨规范和推动智能家居产品和数字社区的融合,对智能家居进入百姓家意义重大。从标准具体规范内容上来看,具体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规范了社区车辆管理、安防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为社区大数据的应用打下基础;

2) 规范了家庭内部以建筑为核心的电子产品的某些技术要求,为连接外部服务打下基础;

3) 涉及了一些数字社区子系统的接口,为数字社区与数字城市的融合打下基础。

 

联盟:

标准中涉及到了智能家居的模块控制,您认为在控制模块方面有待解决的痛点在哪里呢?

王教授:

智能家居的控制模块这几年暴力增长,短短几年已经形成了数十亿的产值和规模。按照标准界2个大象理论,现在到了该进行规范发展的阶段。规范的内容应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要求

控制模块产业从小到大的发展,模块的价格也从最初的40多元钱,发展到今天的不到10几元钱,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过程,技术方案不断进步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成本不断减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模块的安全指标也在进步,但是进步比较慢,从最初的透传,到对称加密,满足不同平台的要求。但是对于大规模应用安全的指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尤其现在各个模块的CPU处理能力和加密算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所以对于控制设备应该以小区为单元建立数字社区内的安全系统,做到控制网和信息网分离。模块的安全性也要适应这一要求发展。

2) 性能要求

很多模块采用无线通讯技术,对于控制需求,采用宽带的控制模块是不合理的,既浪费无线资源,单位空间内的设备容纳受限。对于窄带的无线控制,目前多采用2.4G的方案,和网络的融合以及传输的稳定性是最大的问题。所以这一块需要应用混合技术来弥补这一缺陷。

 

联盟:

我们注意到“协议互联网”是标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请您具体说明下协议互联网和智能家居建设的关系,以及当前协议互联网在智能家居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状况如何?

王教授:

首先明确几个概念互联协议、协议互联、和协议互联网。

互联协议是不同设备按照统一规范实现互操作的一套协议。

协议互联是不同的协议通过一套机制实现互操作,也可以说是“协议的协议”。

协议互联网是实现协议互联云服务。

通过“云对云”的对接进行不同协议的互联是目前很多公司进行互联的技术手段,比如美的云和苏宁云对接。

这个方式在当前阶段对智能家居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因为智能家居要发展起来,除了技术因素还有商业因素,后面隐含了智能家居产品的数据的所有权和归属问题,用云来圈数据,谁的设备数据上谁的云这个是目前普遍的做法。

未来也需要更好的商业模式出现,或者某个用户体验要求这种方式进行优化,这个现在是很难预测的。

就我们制定的标准而言,规范协议互联网的技术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抱歉!评论已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