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是未来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中国的建成区面积增长速度比常住人口的增长速度快了将近一倍,导致了投资边际效益降低,地方政府只好不断地再征地卖地以偿还为建设基础设施所背负的债务,城市面积又进一步扩张,扩张后政府再负债投入……如此反复,问题与风险不断积累。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建成区不合理扩张和低效利用,还占用了大量耕地和农田,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随着人口红利的衰减、新增建设用地资源的日益减少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约束,改变传统外延扩张式城镇化发展道路已迫在眉睫,急需通过城市更新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城市功能,改善城市人居环境,通过城市与产业同步更新,探索出一条内涵提升式的高质量城镇化发展途径。
城市更新已经成为一线城市的重点领域。深圳由于所有土地都属国有,不存在新增土地的问题,所有的开发都是城市更新。北京、上海也已经意识到不能扩张而要减量发展,城市更新也成了重点领域。当前二三线城市政府对城市更新也高度关注。在城市快速扩张发展之后,大家都已意识到城市里还有大量可开发、再提高的空间。另外,城市更新的理念也在发生变化,上海已经提出城市更新从过去的“拆、改、留”变为“留、改、拆”,深圳也提出,今后城中村将以“微更新”为主。
从单个城市来看,这几年北京商办物业等市场化更新投资的规模是410亿,上海是420亿,深圳是综合型的,包括老旧小区改造、旧工业区更新等是1012亿,只要在政策上、管理体制机制上、金融创新支持上有所突破,必将会给城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今年,“老旧小区改造”成为高频词,政府发声:2020年各地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涉及居民700万户,由中央财政补贴、地方专项债支持和政策性的国家开发银行的金融服务来投资。
6月16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披露的重点工作中包括:要改造一批老旧小区,财政要给予适当的补助,重点支持完善水、电、气、路、信等配套基础设施,以及养老托育、停车、便民市场等公共无设施,切实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因地制宜推进老旧厂区、老旧街道和城中村的改造。在多重政策推动下,各地应尽快开展调查摸底、确定标准、制订计划,全面铺开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7年第二批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7〕031号)的要求,由中关村乐家智慧居住区产业技术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牵头编制的《居住区智能化改造技术规程》已经批准发布,编号为T/CECS 693-2020,自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
该标准促进实现居住区智能化的关键技术体系建立,为我国居住区智能化改造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保障,有助于推动我国居住区实施智能化,达到生活便捷和宜居,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
除此之外,联盟作为主编单位联合北京建筑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建设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等40多家行业相关单位编制的国家标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智能化技术要求》也即将发布!该标准将规范建筑节能改造中的智能化技术应用与系统建设,满足建筑节能的智能化需求,为建筑节能改造提供标准支撑。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应对这些实际性问题,及时进行更新并做好城市的风貌保护,积极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改,相关城市设计与治理工作也需要紧跟时代发展做出一定改变,充分有效应对现存实际性问题及不足之处,加快城市发展,推动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