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末,科幻电影大行其道,史泰龙的经典电影《穿越狂龙》中,对于声控灯和定时烤面包机等诸多对未来人居的幻想,在当下已经实现。而电影的设定中,实现这些要到2032年,现在看来,我们提前了不止十年。
近年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社区”这一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提及。那么“未来社区”到底是什么呢?通俗地讲,“未来社区”是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为根本目的的社区;是围绕社区全生活链服务需求,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价值导向,以未来邻里关系、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能源、服务和治理等众多场景创新为引领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
“未来社区”将充分发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将其嵌入到社区生活的点滴之中,形成一个个城市功能新兴单元,通过科技进一步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未来社区”既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产业创新工程。
从全球范围来看,“未来社区”已成为国际热点,关于“未来社区”的探索和构建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出现。新加坡“邻里中心”(Neighborhood Center)计划可以说是“未来社区”最早的探索雏形。“邻里中心”摒弃了沿街为市的粗放型商业形态,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小区内的零散商铺,而是立足于“大社区、大组团”进行功能定位和开发建设,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与探索,如今已成为新加坡城市名片的新一角,为众多国家所借鉴。
“邻里中心”坚持以本区居民日常生活为中心的理念,基础设施的建造以满足人们“在住所附近生活、交流”的需要为前提,构建了一套强大的“家庭住宅延伸”体系。在这一体系下,菜市场、超市是厨房的延伸;浴室、洗衣房是卫生间的延伸;影院、茶座、歌舞厅是客厅的延伸;图书馆、阅览室是书房的延伸。“邻里中心”的构建为“未来社区”提供了最初的构想,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大社区”的涵盖范围也逐渐得到了拓展,“未来社区”的理想状态也日渐清晰。越来越多更具包容性的场景融合到社区之中,建设更加智能、绿色、包容的社区成为“未来社区”的新时代内涵。
在中国,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居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伴随而来的是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新旧社区发展参差不齐的情况,以及交通拥挤、住房紧张、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等“城市病”的出现。这些使得新型城镇化面临着严峻考验。与此同时,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开展。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国内也在积极探索让社区变成更加充满人文关怀、智慧、低碳、共享的新道路。
现阶段,无论是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还是结合国内智慧城市的发展情况来看,建设“未来社区”都是正在寻找的那条“新路”。“未来社区”是智慧城市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建设“未来社区”是破解“城市病”、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解决社区“老大难”问题的民心工程,也是培育优势产业、改善营商环境、拉动投资增长、促进治理转型、转变社区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推动力。
相较于传统社区,“未来社区”能够给予居民更多的智慧化生活体验,这种体验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来实现的。社区既是城市基本单元,也是城市生活的缩影,所以“未来社区”的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运维系统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城市建筑品位和先进性的关键途径。智慧城市以社区为基础进行规划建设,才能更好服务于广大的城市居民。
“未来社区”的治理要秉持着“互联、整合、协同、创新、智能”的理念,借助全面集成的信息技术,建立统分结合、协同运行的智慧应用系统,通过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有效的交换共享、更协作的关联应用、更深入的智能化,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交通流等的高效运行,让社区生活更安全、高效、便捷、绿色、和谐。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区居民提供全天候多元化的智慧场景体验是“未来社区”的重要职能。
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交通、一体化的操作平台APP、人工智能服务等等,这些高效便捷的智慧化手段将让社区变得更宜居、更人性化。此外,“未来社区”的重要内涵之一就是邻里关系。邻里关系是维系社区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加速以及房地产业的发展,城市中不断耸立起的钢筋混凝土大厦,使得大多数居住在其中的人们鲜少能够找到与邻里相处的机会。
在新技术大爆发、数字化转型如火如荼的时代,“未来社区”建设在社区治理、科技赋能、绿色生态、数字化转型等方面进行的探索是颇为超前的。因此,需要不同层面、不同维度的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方式创新以及技术创新,推动“未来社区”人本化、生态化、融合化、智慧化,而这恰恰与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不谋而合,因此构建好“未来社区”,将会是让城市更加智慧的重要一步。